惊蛰

手机日历表在3月6日这天,出现两个字:惊蛰!

好奇什么意思,当然是去网上找,肯定有答案。

虽然跟赤道上的我们无关,不过想知道,所以抄了以下收藏~

http://www.mdnkids.com/24seasons/winter6.htm

☆ 節氣大搜尋-「驚蟄」
(國曆3月5日或3月6日)

  「驚蟄」的意思是:春天到了,春雷初響,大地萬物開始萌芽生長。那些在嚴寒冬天時躲進土壤內或在石洞裡蟄伏起來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也開始甦醒、活動,迎接春天的來臨。

   這個時候,正是農夫們忙著插秧的時節。不過,如果在這個節氣前就發生打雷的現象,表示可能會出現雨水連綿的異常天氣,而且容易發生災害,所以才有農諺「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的說法。

   這個時節正值春暖花開時期,不妨趁著週休二日或假期,全家人一起到陽明山賞花,沉浸在花海的美景裡,享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節氣小農夫

  對農夫們而言,這個時節必須忙著插秧、播種,期待這一年能有好收成。農夫常依據「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收成的好壞,如果打雷,表示這一年的收成會很好;如果沒有雷聲,就表示可能會是個饑饉之年。

◎節氣小漁夫

   由於魚群的洄游和水溫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的魚群進駐海域。到了這時節,台灣西部海域的等溫線逐漸向北移動,屬於鯛類的魚群會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向北洄游,而鰹魚群在每年的三月會進入台灣的南部海域,所以漁民們可以有不錯的漁獲喔!

◎節氣小園丁

  有首歌是這麼唱:「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呀...」。三月份正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白色、桃色、粉紅色的杜鵑花將春天點綴得更美麗了。

◎節氣生活

  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鎚,就是他用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植樹節」也是在這個時節裡,你可以在這春意盎然、展現生命力的時節裡,動手種株自己喜愛的植物吧!

◎節氣俗諺

1.「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農曆二月初二大約在國曆三月初,如果這時候打雷,表示節氣正常,今年也會風調雨順,稻穀粒粒飽滿,稻穗彷彿比秤錘還要重喔!

2.「驚蟄鳥仔曝翅」這句諺語的意思是:驚蟄之後氣溫升高,不只是冬眠的動物會出來活動,連鳥兒都會飛出鳥巢,停在樹枝上曬太陽呢!

百度知道的资料

惊蛰(insects awaken)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 度时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所以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维基百科的部分资讯:

驚蟄在3月5-7日之間,是農曆預測一年第一次打雷的日子。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太陽位於黃經345°。

在香港,驚蟄傳統上是「打小人」的日子,其中在灣仔的鵝頸橋最多人打小人。

Read Users' Comments (0)

0 Response to "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