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

想念以前一起工作的朋友
想念大家埋怨和背后骂着同样的“敌人”
想念那个可以随时发飙生气的自己
想念可以不管他人分党分派,我还是我的自己

越来越不喜欢这样
总是左右不想为难
独来独往已成习惯
不走不逃却成废人

讨厌两线发展后分得清清楚楚的楚河汉界
讨厌左墙说右壁得宠,右墙不满左壁为人
讨厌得了好处还搞破坏又招友党群的家伙
讨厌存有傲慢与偏见偏心偏到出面的态度

不想回到从前
不爱目前环境
不说憋死自己
说了等于没说

Read Users' Comments (0)

不题

五分钟之差,可以导致延误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到达目的地~

A路有交通意外,可以导致BCDEFG路跟着塞到莫名其妙~

交通灯在你车要过的时候,总是红得特别快,车没过几辆~

大致国家小致办公室,到处都有派系朋党,是非无所不在~

听着别人发着你曾经发过的牢骚,才知道听者听了很烦躁~

不要听太多你常接触的人的坏话,那会影响你对人的判断~

信任的人,也难保人家为你守密,因为人总有口疏的时候~

Read Users' Comments (0)

他们

他们绝对是偶像剧的主角,因为视他们为偶像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所演的剧,各有粉丝!

他们这几天的戏,就如近期台偶剧的剧名一样~

就想赖着你的OTK无法继续赖在原来的位子了,因为盗版猖狂,很多人已经看到结局了。

下一站,幸福的OKT,虽然上一站退出江湖,以为下一站会幸福,但是世事难料,幸福不是必然的,因为剧已终。

偷心大圣PS男的CSL,因为荣登宝座,数他最红,虽然曾经千“妇”所指,但还可以成功偷得很多人的心,果然比偷心大圣更厉害!

还有一个CMM,是否能够演出星空下的童话,还是变成熊猫人,有兴趣的人,只有继续追下去!

Read Users' Comments (0)

打更

最近睡眠素质不好(其他时候可能也不见好),就是容易给声音“惊醒”。

就如前晚,好像听到有人“打更”的声音,不过当然是不可能,除了看古装戏听过打更的声音,在这个现代城市里当然不可能咯!

也许不久前跟朋友们谈起几年前在洗车河听到人家打更的声音吧,所以夜有所梦,那可是我们现实里听到的打更声!

在那个还没有大酒店林立的地方,我们就住在一个小型但据说是“最好”的旅社,一间房可以睡三四个吧,刚好我们十个人左右,就那么住下一个晚上了。环境尚算干净,只是洗手间是公用的,而且要走一个走廊到外面的露台那边,一间大(大便)的,一间冲(冲凉)的,哈!

因为厕所“遥远”,在夜黑风高又冷的凌晨,加上听到现实里没听过的打更声,真的是尿急也不敢出去“解放”!

隔天我们谈着半夜听到的打更声,本人看得戏多,认为那是报时的,不过有人说,那是提醒大家小心火烛(乡野地区可能有人还用蜡烛,所以要小心,免得失火)。最好笑的是一个旅友不懂是不是开玩笑,说她看到有人在“赶尸”。

记得那时第一次听到有个地方叫洗车河,觉得很好奇,难道那个地方的人全部都在河里洗车的吗?哈!当然不是!有时觉得在哪遥远的地方,有着些奇怪的名字的地方,真的想看一看!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经过”,没有深入了解。

人家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

虽然那个地方很偏僻,当时也还没有发展为旅游景点,但就是它的那份朴实,让人更觉得珍惜,看着那里的居民简单的生活,很无争,很安宁的样子。对于有一班外来旅客居然旅到那边去,当地居民似乎受宠若惊,还跳他们当地的摆手舞兼敲锣打鼓欢迎我们,很不好意思!
一个年轻村长(忘记是村长还是什么长)问我们为何知道那个地方?朋友说因为在亚洲周刊看到有人介绍,刚刚碰到巧巧,原来写那篇文章的人就是那个眼前人。

有时真的很矛盾,看到纯朴的人们好像很穷,如果旅游发展能够让他们更富有,应该更好,但是想到发展后,这些朴实的地方就会失去原来的面貌,有点可惜!发展跟朴实之间真的只有对比,不能有个平衡点吗?!

找回照片,回味一下那个景那些人~



看到这张法庭照片真的是好笑,好像走到那里,都看到法庭,偏偏看到法庭,又想拍下来,真的是人生何处无法庭。











看看网上的资料,温习一下(太长了,摘录)~

洗车河,是一条水名,也是一个古镇名,位于湘西与鄂南交界的湖南省龙山县,据说“洗车”源于土家语“草河”的意思,早年因河畔多青草而得此名。

名字也有传说,说有个叫吴撮冲的湘西土司王兵败北遁,曾在此洗过所坐的木轮车,“洗车”就这么由来了。

洗车河镇坐落于洗车河与猛西河汇合处,一座建于乾隆四五年的风雨桥横跨洗车河上。这条风雨桥与两河四岸的一片片乌瓦吊脚楼是洗车河镇的“标志性建筑”。

风雨桥桥长85米,宽4米,桥礅高9米,共两礅三跨,属木构石平廊桥,桥头与两岸连接处是高侧的吊脚楼,桥中留有一米左右的通道外,两则均是一格格小摊位,白天桥上是一个热闹的集市,卖农具、衣服、小吃,腊肉、茶油、豆腐则被称作洗车河的“三件宝”。

因占了这水的便利,那自称“毕兹卡”的土家人便把吊脚楼竖在这水的岸边。先是一栋,接着是两栋,就那么接二连三地数百栋地在土王洗车的两河口沿岸的狭长地带排列开来。两岸吊脚楼凌空的脚儿和翅起的檐儿遮去了河面的一部分,使人感觉这楼不是立在岸上而是浮在水里。这就成了洗车河镇。

洗车河是歌舞之乡~值摆手舞节时,九村十寨的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摆手堂前,随着牛皮大鼓的“扁咚扁咚”声,男女长幼便有节奏地载歌载舞起来。

歌调古老,舞姿粗扩,把土家人民勤劳勇敢的美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真是“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何等之状观。


不知道现在的洗车河变成怎样了呢?还记得那年走马看洗车河之后,经过另个地方,叫捞车河的!不过我们继续原来的旅程,没有机会看到那个时候的捞车河,只是开玩笑的说,我们洗完车后,就到这里捞车离开吧!

从资料看,捞车河现在好像“捞”得很不错!(以下是网上的照片)
捞车河,是土家族的母亲河,它的来历与土家族历史息息相关。在土家语中,“捞车”是“捞尺车”的简称,意为太阳;因此,捞车河在土家语中意为“太阳河”。捞车河一带,从古至今,都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
  
“赶捞”是发源于捞车河一带,沿袭土家族先民原始渔猎生活的一种水上渔猎活动,在每年的立秋前后举行,是土家族一种群众参与广泛的民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一年一度的土家族活动,已经演变成为领略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旅游项目,深受各地游客的欢迎和青睐。

Read Users' Comments (0)

钟乳石

以前旅行的时候,最讨厌看的景点就是去什么洞看那些钟乳石的啦!

偏偏不管去到哪里,都跟钟乳石很有缘,不过因为不喜欢,所以所拍的照片真的没有钟乳石,话说傻瓜相机如果拍那些“黑洞”里的钟乳石,就算那些千年奇观有灯光照射,拍出来也是没有看头的!

如果把人也拍进去,说不定还可以“见鬼”!

印象中去中国旅游最多这些钟乳石的啦,怎知道去到韩国竟然也有钟乳石看,甚至去纽西兰也有,真的是想晕!不过如果现在问本人到底去过什么洞看过什么钟乳石,真的抱歉,本人完全没有印象。虽然以前旅行有带小本子记录,但是已经不知所踪了,呵呵!

所以以后如果还有旅行,真的不希望再见钟乳石~本人还是只喜欢看风景优美的山啊水啊景啊,至于洞里的这些让人啧啧称奇的石头,无感啦!

最好笑的一次是去云南,好像也是有去一个地方看钟乳石,最记得朋友说,她也不喜欢看的,因为我们家的厕所,其实也有“钟乳石”。哈哈!

果然,只是我们家厕所的“钟乳石”是“小型”和没有千年历史而已~(住在公寓的人,厕所“屋顶”应该有漏水的经验,有时那些水滴久了,真的有条貌似“钟乳石”的水条啊!)

网上资料和图片~
钟乳石生成于溶洞中,当含有碳酸钙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的逸出,使水中的碳酸钙淀积下来,并自上而下增长而成,其状如钟乳,如与地上石笋相接,就形成石柱。钟乳石分布在有岩溶地貌的地方。

钟乳石由于形成于条件特殊的溶洞中,恒温恒湿,没有经历过日晒风化,所以形体都保存得较为完好精巧,表面呈葡萄、核桃壳、灵芝、浪花等形状,造型亦千姿百态。

钟乳石颜色有白、棕黄、浅黄、青、琥珀色等。有的钟乳石表面泛有晶簇闪光,以雪白晶莹者为佳,现已被珍视为“结晶石",为人所宝重。

钟乳石体量差别极大,小者盈寸,大者逾丈, 以中小体量者作供石最为适宜。如取下钟乳石,必得锯断其顶部或底部,故其断面是平整的。现在,由于很多人将溶洞中的钟乳石移作他用,造成了对地貌及自然景观的破坏,所以,已禁止对钟乳石的采伐。

Read Users' Comments (0)

雨愁

雨总是不选时间下,因为它想任何时候来个倾盆大雨或者毛毛细雨,真的是不选时间,它行它素,像个任性的小孩。

雨总是选错时间下,因为它就是喜欢选在放工兼塞车高峰时间下,让人和车就那样在原来不顺畅的路上,花费多一两个小时!然后让那些严重污染,雨来就溢的河流泛滥,到处淹水!

个人喜欢半夜睡觉时下雨,因为听着雨入梦,感觉很享受!这时的雨感觉最乖!

偏偏很多时候,雨总是喜欢任性,喜欢来得不是时候!

Read Users' Comments (0)

学习

感觉有东西学习比较有动力。

人有时真的要有学习的精神,不然就真的精神萎靡~

当然这种学习最好不用考试,只是没考试又不懂有没有学到。

最近看到两个年轻同事很积极的学习日语,一个去上课,一个买书向那个去上课的人学,很是佩服,想跟着学的,但是看到那些日文,写不出啊!可能哈韩的自己,比较想学韩文多一点。

可是哦,懒惰的人认为时间不够用,更加不想抽出时间去那些语言中心学的咯,也没有多余钱用去花学费,所以唯一办法就是自习,其实网上不乏这类资料的。

可是看到韩文那几个母音子音,真的想投降,很多很多年以前还没开始哈韩的时候去了韩国,当地导游有说韩文有几个母音子音的,但是本人真的没有学习的欲望咧!加上他们的语言,还分敬语不敬语的!

其实本人只要会听就好,因为有助于看韩剧嘛,虽然说韩剧有中文字幕,但有时感觉那些翻译不是很对咯,所以多么希望会听得懂。(最常看到那些翻译把激动译成兴奋的,不知为何,可能韩语是兴奋,不过从整句来看,觉得激动比较恰当吧?!)

还有就是,万一那些剧没有人翻译,或者有让自己“中毒”而想快点在网看直播,也不会只是看“公仔”猜剧情那么惨,哈!

有时在想,英语都学不好,还学其他不管用的语文,真是的。不过有时看英语片,听到一些对白很有趣,就好像“我不小心撞到你”,英语说成(直译:抱歉我把头撞到你的胸。)哈!

如果听得懂韩语,应该也有其趣味!偶尔听懂一两个单字模仿着讲也觉得很好笑~

看剧常听到的一些单字,觉得听多比看那些不懂的文字容易得多,而我们学日韩语都是用自己熟悉的文字在旁注音,比如说:等一下~

日:jotomateh
韩:cakamanio

如果本人不是三分钟热度(比五分钟短),那么在本部落没有“没落”之日,说不定可以在这里以韩文写一篇,哈哈,不过本人很怀疑会有这一天,痴人说梦不过如此!其实只是懒人说笑而已!

Read Users' Comments (0)

满意

社会的结构,其实是由很多个“不满意”组成的!

不满意你的领袖,有“民主”的地方,重选又复选,但是选来选去,选出来的还是有不让人满意的地方!(也许你比较满意人家的领袖。)

不满意你的上司,于是像粒滚动的石头,以为有的是条件,到处滚,滚到垂垂老矣,也未必找到令你满意的老板!(或者你看到他人的老板比较好人。)

不满意你的下属,于是希望找个令自己满意的,但是满意不满意,其实很主观,老伴未必满你的意,何况是下属!(可能不属于你的下属比较可贵。)

不满意这个那个,到底怎样才满意?世界上如果事事人人让你满意,就皆大欢喜咯!

也许把不满意化为满意的不得已途径,就是~降低要求!

社会不就是在这种低要求,甚至没要求的状况下组成的咯!

或许让人满意的是精英,只是精英永远在你知道却得不到的角落才会出现!好运的话,可以价高者得!

Read Users' Comments (0)

忘岁

已经开始忘记自己今年几岁了,忘记几岁,可以继续假装年轻,虽然外表骗不到小孩!

庆祝生日应该是小孩子比较常做的事,因为现在的父母,一岁开始就为孩子庆祝生日,所以就那样一岁一岁长着庆祝,导致有些小孩生日就要收礼物,不然就不开心。只有一些懂事的人,才知道生日当天是母难日。

小时候的生日,印象深刻的只有外婆为我煮红鸡蛋和面线,有时怕外婆忘记,就提醒她,错过了阳历的,就记农历的,吃着红鸡蛋和面线,感觉很幸福。

真正有印象的“庆祝”应该是二十一岁的时候,家人买了花和蛋糕,还有一把锁匙的项链,人家说那是二十一岁应该有的礼物,虽然现在那锁匙项链已不知所踪。记得那时刚入NY训练班,好像同学有庆祝下,因为有照片,所以有记忆。

出来社会打滚后的二十多,每年都是跟三五个朋友在互相庆祝,就是以庆祝为理由,大家相聚吃饭玩乐。

朋友来去如风,有些人离开那个朋友圈,有些人虽然现在还有联系,但也少见面,后来只通过短信互道生日快乐,偶尔跟一两个“低调”的朋友私下互请吃饭。

三十以后的每个生日不再“庆祝”,所谓庆祝,就是一大班朋友一起大吃一餐然后吹蜡烛吃蛋糕,跟朋友一起庆祝生日是十多二十多“璀璨”年华才做的事,三十以后,一切低调,能够无声无息无调又不知不觉度过最好!

忘记何时开始,生日当天一定要请假,皆因某一年生日当天工作不顺,破坏了当天的心情,所以从那以后的每年生日,一定要请假,就算请假在家睡懒觉也好,心情肯定不会被破坏。

生日请假,最多也是跟一个自称“闲人”的朋友吃饭看戏,叫一群人吃饭不是本人的风格!就算不是生日,请假最一般做的事不外如此,蛋糕不是生日也一样想吃就吃!

谢谢生日请吃饭的朋友,没生日也请吃饭的朋友更感谢!

生日这个东西,原来在不同的年纪,有如此不同的感受~
小时候,怕人不记得自己生日,
老时候,怕人提醒你又老一岁。

生日,应该感谢父母把你带到世上来(虽然没有问过我们要不要)!
生日,应该感恩还可以活到这把年纪(虽然不想一天一天变老去)!
生日,应该感悟能够健康活着很幸福(虽然悲观主义者不大认同)!

感谢记得自己生日的姐姐妹妹朋友们,希望大家健康平安到老!

希望自己记得每个朋友的生日,用手机提醒也好,看FB记录也好,最好是自己的脑子不要痴呆,记性永远那么好!

不管生日不生日,都应该要快乐!

虽然不是今天生日,但是对生日这个东西突然有点感想,以此文记之!

Read Users' Comments (0)

童颜

羡慕有童颜的人,就算三四十岁了,样子永远像十多二十多,似乎那是一张不会变老,永远有着娃娃的脸。

童颜或者是天生的,但要让青春长驻,就比较难,有钱的当然是下了不少功夫,不然就是天生丽质。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话不尽然对完,因为有些人就是懒丑“兼顾”~ 如本人。

皱纹和斑点和“老年豆”,你不喜欢哪一个?喜欢的人都不正常吧?!有皱纹的感叹皱纹,有斑点的自卑遮瑕膏涂了也徒然,有“老年豆”的就不解都不青春了,为何会有豆,所以叫之“老年豆”!

虽然到了“一定”的年纪,但就是不爽人家叫你安哥安娣(据观察,有很多单身者对这个名词超级兼高度敏感)。

小孩子叫就无奈没办法,不可能硬要他们叫你哥哥姐姐,就算他们的父母跟你同年或比你小,但却要孩子称你哥哥姐姐,当事人大多会自认是安哥安娣吧?!但给二十多岁的叫就很不爽,给样子比你老却认为你比他老的人叫才火滚。

为何那些人不懂得叫人的艺术呢?对于不太认识及不了解的人,比如客户,不可以都称先生或小姐吗?不要求你叫靓仔或靓女,因为有自知之明,如果这样被叫反而觉得被讽,但是先生小姐总可以吧?

因为就算上班族,尤其是女性,已婚的也是自称MISS的嘛!况且那些人,不懂现在很多不婚剩男剩女的咩?动不动就叫人安哥安娣的,真的是超级白痴!

照这样说,再眨多两次眼,白发苍苍的岁月到了,肯定阿公阿婆的称呼都来咯!那时就算你没有子孙满堂,也有“资格”当阿公阿婆咧!

童颜或者不是人人有,但保持年轻的状态和心态,应该更重要!身边有些朋友,年纪五十多,样子状态却似三四十多,因为他们常运动!这点是值得学习的,比下重本买各类脸霜或MASK更有效!

没有童颜的人,有的只有幼稚的童心和童想,所以写了一篇没有童颜的“童文”!呵呵!

Read Users' Comments (1)人言吾语

预支

在网游时看到这句~

不要预支烦恼:许多烦心和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绑的绳索,是对自己心力的无端耗费,无异于自己设置虚拟的精神陷阱。只要好好把握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转机。所以,在人生的储蓄卡上,请不要预支烦恼!

真的是被说中了。

本人尤其喜欢预支烦恼,往往在遇见某件事或机会时,总是想太多不必要的事,作出许多假设,然后路障一个一个排起来,最后不是停在那里发呆发脾气,就是U转回头,不继续走了,因为太烦了,所烦的不是已发生的事,而是未必发生的,自己想像的,为了不让自己多烦多忧,就索性放弃,结果什么事都不见转机。

如果能够像那些人说的,做到~
万事无忧三定律:1、不要为小事担忧; 2、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 3、万一真遇到大事,别慌,参照第二条。

如果真可以这样就好咯,可惜人就喜欢为小事担忧,所有事情都是大事,遇到大小事,总是鸡飞狗跳!

Read Users' Comments (0)

尝试

尝试,会让人死了那条心;
不尝试,会让人死不甘心!

Read Users' Comments (0)

漫画

向来少看漫画,小时候看过的只有《尼罗河的女儿》和《小甜甜》,前者好像没有结局,现在也没有跟进那部漫画到底有结局了没有。后者后来又出卡通DVD,之前还买了送外甥女,自己也没有借来看,因为那种童年看漫画的心情没有了。

间中可能也看过一些短篇的,但是看了忘记了,印象深刻的漫画真的不多。几年前也在租剧店租了一部叫钢琴之森(不懂是不是这个名)的漫画,但又是没有出完的,结果又不了了之了。

反而看很多改编自漫画的电视剧,只是有些改到不错看,有些就惨不忍睹!

那些改编自漫画的电视剧,本人是没有看漫画原著的,所以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无法比较,只是凭感觉,只要拍出来不会难看就可以,最喜欢的应该就是日剧《交响情人梦》和韩剧《宫》。

可是最近有部剧也是改编自漫画的,可能人物照型太“忠于”原著,看起来就是怪,而且看到那个也是让本人欣赏的演员的造型和发型,真的被“雷到”。

虽然很多忠实粉丝说那是忠于原著的造型和发型,还有那身“肌肉”,还说人家是准备很久才出来的成果。

如果找那漫画来看,不知道同样不喜欢里头主角的款还是比较可以接受,但是看到真人演出来,真的很失望的说。

或许发型可以慢慢习惯,可是看到“忠于”漫画“过分瘦”的脸,加上“忠于”漫画那种“装模作样到很造作有时扭曲有时又木无表情”的样子,真的顶不顺咧。好笑的是,拍了多部“经典”古装剧的人,连拍时装剧也搞到像古装剧那样可以飞来飞去,还时不时刀光剑影,唉!没办法,人家“文武双全”也是“忠于原著”啦!(是本人不会“欣赏”而已啦!)

可是又好奇那个剧情故事的发展,暂时又不想不看下去!(就是犯贱和自我虐待,那么雷的样子也要看!)

原来要把漫画“真人化”到好看又获得人人的好评,真的不容易!

Read Users' Comments (2)

正常

人家说,这种心情是正常的,十个人里,八个是这样的,另两个是属于“不正常”的!

那种心情就是~虽然已经习惯,但是不免厌倦的感觉!

习惯和厌倦,原来这两个词用起来,真的不一样。

当你已经觉得“习惯”,好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好也不坏。就如习惯几点起床,习惯几点出门,习惯天天塞车,习惯做着不是很有兴趣但也不会太反感的工作。

或者说习惯为一家大小忙碌一整天,习惯因为家里有老有小无法远行,习惯失去这已经不属于自己的自由。

也许习惯,所以不变,因为不变,所以郁闷。

人就是不甘久于“习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会觉得这种习惯其实让人厌倦!

有人把厌倦形容得更妙~

厌倦,是时光留下的痕迹。看同一张脸,面对同一个身体,说着一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情,人自身存在的劣性,注定了只有在新的事物上,才能重新获得激情。这是让很多人伤感的事情。

所以,能够有泪就随便弹出来吧,因为痛快的大哭一场,可以抒发郁闷的心情,再把厌倦变回习惯!

这是你自救的好方法,毕竟不是人人懂得安慰你,当你同人说起这样的心情时,人家会“哼”之以鼻的说,切!人人都是这样的啦!所以有些话讲了反而给人说你伤春悲秋,伤热悲冷的!

报纸今天说,研究发现,人们哭泣后,情绪强度一般可减低百分之四十,而那些不爱哭,没有利用眼泪消除情绪压力的结果是影响身体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恶化。

(而在现实生活里,女性比较容易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有悲伤即哭泣,让紧张情绪及时得到释放,从而减少疾病。)

所以身为女性的好处就是可以想哭就哭,不像男儿,永远有泪不轻弹!弹了恐被讥!

三八妇女节!祝三八和不三八的女子天天要快乐!

Read Users' Comments (0)

多虑

天生多虑,一点小事也多虑,若有大事该如何是好?

所以为小事就多虑的人,注定无法成大事,否则肯定过虑死!

连要不要去旅个行也忧虑这些那些根本不需虑的事。

结果就是让自己哪儿都不去,那就不必多虑!宅死自己吧!

每当有条路在前面时,总是自己设路障,自阻前路!

所以旁人也无语了!

Read Users' Comments (1)人言吾语

不是不懂

不是不懂笑看人生比哭骂人生好
不是不懂积极面对比消极逃避好
不是不懂与其埋怨不如安安静静
不是不懂与其计较不如守得云开

只是人岂可天天豁达笑看人生
太过积极觉得活着有点太劳累
安安静静不代表背后没有埋怨
计较未必是坏事而是应有权益

哭至少可以疏解郁闷继续活
消极之余并没有逃避继续干
埋怨只是短暂的牢骚继续做
叫你莫计较的人实则在计较

Read Users' Comments (0)

惊蛰

手机日历表在3月6日这天,出现两个字:惊蛰!

好奇什么意思,当然是去网上找,肯定有答案。

虽然跟赤道上的我们无关,不过想知道,所以抄了以下收藏~

http://www.mdnkids.com/24seasons/winter6.htm

☆ 節氣大搜尋-「驚蟄」
(國曆3月5日或3月6日)

  「驚蟄」的意思是:春天到了,春雷初響,大地萬物開始萌芽生長。那些在嚴寒冬天時躲進土壤內或在石洞裡蟄伏起來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也開始甦醒、活動,迎接春天的來臨。

   這個時候,正是農夫們忙著插秧的時節。不過,如果在這個節氣前就發生打雷的現象,表示可能會出現雨水連綿的異常天氣,而且容易發生災害,所以才有農諺「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的說法。

   這個時節正值春暖花開時期,不妨趁著週休二日或假期,全家人一起到陽明山賞花,沉浸在花海的美景裡,享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節氣小農夫

  對農夫們而言,這個時節必須忙著插秧、播種,期待這一年能有好收成。農夫常依據「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收成的好壞,如果打雷,表示這一年的收成會很好;如果沒有雷聲,就表示可能會是個饑饉之年。

◎節氣小漁夫

   由於魚群的洄游和水溫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的魚群進駐海域。到了這時節,台灣西部海域的等溫線逐漸向北移動,屬於鯛類的魚群會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向北洄游,而鰹魚群在每年的三月會進入台灣的南部海域,所以漁民們可以有不錯的漁獲喔!

◎節氣小園丁

  有首歌是這麼唱:「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呀...」。三月份正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白色、桃色、粉紅色的杜鵑花將春天點綴得更美麗了。

◎節氣生活

  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鎚,就是他用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植樹節」也是在這個時節裡,你可以在這春意盎然、展現生命力的時節裡,動手種株自己喜愛的植物吧!

◎節氣俗諺

1.「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農曆二月初二大約在國曆三月初,如果這時候打雷,表示節氣正常,今年也會風調雨順,稻穀粒粒飽滿,稻穗彷彿比秤錘還要重喔!

2.「驚蟄鳥仔曝翅」這句諺語的意思是:驚蟄之後氣溫升高,不只是冬眠的動物會出來活動,連鳥兒都會飛出鳥巢,停在樹枝上曬太陽呢!

百度知道的资料

惊蛰(insects awaken)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 度时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所以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维基百科的部分资讯:

驚蟄在3月5-7日之間,是農曆預測一年第一次打雷的日子。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太陽位於黃經345°。

在香港,驚蟄傳統上是「打小人」的日子,其中在灣仔的鵝頸橋最多人打小人。

Read Users' Comments (0)

孔丘


之前没想过《孔子》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更不懂是战争片,无他,因为脑海里的孔子给寡闻者我的印象就是会讲很多很有道理的道理,是一个“老教授”的模样。

虽然电影有些是创作的故事,但看了后,觉得孔子真可怜,生在战国时代,怀才不遇,他的道理除了他的弟子了解,当时的乱人不懂,后人有些也只闻其道,不行其善!

感叹的说,为何古人闻人总是要在老后死后才有人欣赏和珍惜的呢?

不过,如果现在有孔子这样的人出现在这里给你治国,是否怀才有遇?还是就如他说的: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然后就如老子说的,无用,安知不是大用!

之前怀疑自己看这部电影时会睡着,但没有,这是部让自己“了解”多一点这位至圣先师!不过可能就如南子(周迅)说的: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P/S:在鲁齐两国会盟那段,觉得孔子有点像诸葛亮那样有勇有谋。(可以想出以一百辆牛车,吓退齐国的五百辆战车!)

看电影,才知道原来孔子文武双全的咧!是不是呢?去搜查下,网上有这样写的:

孔子武功高强,这在《史记》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就在夹谷会盟的时候,孔子提剑杀死了企图对鲁国国君动手的人。

孔子的父亲是万人敌,孔子本人身材孔武,精通“六艺”。当时的“六艺”包括骑马、射箭这样的军事技术。

春秋战国,混战的年代,孔子没点身手,随便一个匪徒就把他料理啦,怎能周游列国呢?其实,古代很多的文人都是文武双全。李白会剑术,辛弃疾是武林高手。就是最好的例证。

孔子后人回应濮存昕(中国演员)的质疑时说, 历史上的孔子的确会武功。

濮存昕之前称,他之所以辞演《孔子》是觉得剧本中孔子会武功是对孔子的恶搞,甚至建议对该电影“群起而攻之”。

孔家第75代直系子孙、孔家滕阳户掌门人孔健在日本接受了腾讯娱乐的电话采访,他表示,历史中的孔子的确会武功,他已经看过了电影版《孔子》的剧本,其中武打部分大概占到四分之一,他认为,这个剧本并没有象濮存昕说的那样是在恶搞孔子。

孔健称,历史中真实的孔子是文武全才。孔子精通六艺,其中的“射”(射箭)和“御”(驾驶战车)就属武艺部分。

《礼记射义》记“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在今山东曲阜孔庙西侧),盖观者如堵墙。”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孔子射箭的技术是很高明的,所以才能引来很多人围观。

而《论语子罕》则记载了一则事例,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与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

孔子在自己特长一项填的是“驾驶战车”,也说明了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文弱书生。

孔健认为濮存昕之所以会认为孔子会武功是一种恶搞,这个与历史上孔子长期被刻意的妆扮有关系。

孔子本是一个鲜活、有趣、活泼的人,但几千年来一直被打扮成了一个尴尬、拘束、不会笑的人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起来孔子会武功会给人们那么大的震动。

孔健感叹道:“孔子活得太累了。”作为孔家后人,孔健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孔子还原成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
“孔子笑起来,中国才能笑起来。孔子哭了,全世界都哭了。”


看完,听听歌~

Read Users' Comments (0)

学笑

臭脸真的很丑~

不喜欢看到那种很臭的脸,好像人家欠他/她几百万,不过眼睛看到别人的臭脸,看不到自己也有一张比大便还臭的臭脸。

不笑的时候让人觉得很凶的脸加上臭的话,铁定可以拿到天下无敌最丑脸!

平时没笑是不是也是那张臭脸就不懂,因为没事没笑没照镜没拍照,所以看不到;但是一旦上镜,始知自己的“猫样”,自己看了也讨厌,何况是旁人!

可能很久没有笑着对镜头,还是老到脸皮不敢太“张”,早上驾车时学笑,但是感觉脸皮很累哟!真的是一张老脸皮,弹性渐失,给地心吸力拉到无法宽容和谐的笑啊!

以为笑是天生就会的,因为学校没有教人学笑这科目,但是偏偏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看到新年的最后第三天跟朋友们的合照,人人笑得甜丝丝,只有自己没有笑的脸很臭,真的是感到无比抱歉。)

可能早已知道脸臭,所以已经不喜欢拍照了,但是下回如果“逼不得已”的话又笑不出,就扮鬼脸好了,不然真的是“破坏”人家整张照片。

人人笑,独我臭,唯我丑,怎可以?

笑不出了,O多K?(怎么办?)

Read Users' Comments (2)

早餐

发现自己没有吃早餐不行,因为一早起来,那个早是早上五点六点,就感觉饥饿辘辘。

如果没有吃早餐,真的会饿得发慌,再不吃,可能还会发脾气,尤其是有工作的日子,因为有“动”,所以要“补充”,否则头脑想不到东西。

已经忘记那种“早上起来没有食欲”的感觉了,不知道为何会那样,只知道现在的本人,最不行的就是没有吃早餐,而且要一起身洗刷完毕就吃第一个早餐,因为太早,所以八九点又会很饿了,如果有饼干或者面包,就有吃第二个早餐,否则到了中午十二点肚子就打鼓了。

感觉像个婴儿似的,到时候就要喝奶,不然就会哇哇大哭,哈哈!

不懂何时开始这样早餐必吃的呢?小时候读书年代就“训练”的吗?但那个时候不觉得一早就必吃,反而有时候看到咖啡乌和面包,天天一样的早餐,没有什么吃的“木”,但也那样吃了六年(小学)。

中学的早餐怎样吃竟然没有印象了,工作后的早餐,会是一杯“美禄”吗?好像是,总觉得早上要喝一杯热腾腾的饮料才甘愿,而那个时候,最方便的应该是“美禄”,那时好像不论去到哪都是喝“美禄”似的,去嘛嘛挡也是叫“美禄”,不懂是不是因为这样,近两年突然不想喝“美禄”了。

还记得刚来新地方上班时,公司有提供三合一“美禄”,要喝自己泡,刚开始还是有喝的,突然有一天,嗅到“美禄”的味道很想吐了,甚至不是自己喝,而是嗅到同事在泡,也闻之欲吐!所以本人到现在,应该有年多没有“美禄”入肚了。

一杯热饮料,不代表就是所谓的“早餐”,热饮料只是早餐的“热身”而已。

周末去晨走,出门前也要喝一杯热饮,不然走不到几步就很饿了,就算有喝,还是走到一半就问朋友:“等下我们吃什么?”真的怀疑自己是去晨走还是为了吃早餐的!

工作天的第一个早餐,多数是热饮和麦片~有时换胃口吃下两粒全熟鸡蛋(题外话:今早发现,普通鸡蛋和低胆固醇鸡蛋真的有分别,感觉普通鸡蛋比较“重”和“沉”)~如果勤劳的话,睡前会把米放进电子沙煲煮成粥,隔天起来就有一碗美味的粥吃了~久久那么一次想吃番薯就吃蒸的或者煮成糖水(早上就喝糖水,很厉害!)~懒惰的话就热饮泡饼干~

突然很怀念到茶餐室吃那种很典型的蒸/烧面包,只是本人不爱“鸳鸯”面包,而是只吃没有“旮呀”的“离婚”面包。

可能本人晚餐吃得少,所以隔天很早肚子饿,除非晚餐约了人吃饭,如果吃了“很重”的晚餐,隔天就还有“饱意”!

有得吃早餐真的很幸福~

Read Users' Comments (0)